不少人感觉恋爱进入怠倦期可能就是分手的时候,其实不然,恋爱怠倦期可能是你们感情升华的时刻,下面就来为大伙剖析这是为何?
为何恋爱倦怠期是感情升华的时刻
一段完美的爱情是如何形成的?现在心理学界最受认同的说法,就是斯滕伯格的:激情,亲密,承诺。
大家常常说的“七年之痒”“爱情终将变为亲情”,其心理学本质,是爱情中激情的部分,是会消耗殆尽的。
激情是乍见之欢,只须看到他们一眼就心跳不已,粘腻在一块也不知疲倦,但这所有都是神经递质在作祟,
苯乙胺叫人神经亢奋,多巴胺叫你对他们上瘾,但这类奇妙的激素,都有适应期,假如某一天,激情燃烧殆尽,但亲密和承诺又没打造起来,如此一段亲密关系自然看上去尴尬而古怪。
李宗盛的那首《阴天》里,也有如此一段歌词。
开始一直分分钟都妙不可言
大家都以为热情它永不会减
除去激情褪去后的那一点点倦
热情退却的时候,你们应该做的,是打造是你们的亲密和承诺。
所谓亲密,指的是三观契合,相濡以沫,即使脱离情侣身份,你们依旧可以是亲密的朋友。
所谓承诺,指的是双方对将来有一同的规划和预期,并想一块为将来努力。
换言之,一段绵长的爱情,除去最开始的性吸引和荷尔蒙以外,应该是相互赏析,一同成长的。
一段糟糕的感情,是两个人沉浸在激情期的浪漫中,退化到“全能自恋”状况,在激情期消磨过后抱怨他们“没之前对我好了”。
一段好的感情,是双方都能理解和同意激情是暂时的,并能通过深度交流打造契合的交流,一同规划将来的生活。
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.默斯坦(Bernard Murstein)在1970年的一篇论文中,分析了爱情的进步过程,提出了著名的SVR理论,也就是刺激-价值-角色(Stimulus-Value-Role)理论。
这套理论延展了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,提出了激情(刺激),亲密(价值观),和承诺(角色)在爱情不同阶段有哪些用途占比。爱情最开始受刺激主导,后来受价值主导,最后受角色主导。
所以,进入恋爱倦怠期,是感情需要告别激情的主导,打造亲密,打造承诺的过程,是一个升华的过程。
假如升级不上去,这段关系就停留在吃喝玩乐啊啊啊的“酒肉伴侣阶段”,自然没办法长久。
我以前也以为,男女朋友之间,若开始相互厌倦,就应该结束了。直到近期才了解:当你感觉爱开始变淡,感情进入怠倦期的时候,真的的爱才开始浮现。当然,你可以选择舍弃,然后去探寻一个新鲜的爱,但代价是,你永远逃不过新鲜的死循环。